将注意力聚焦于男主。

按照叙事线的顺序,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—— 故事的开始,男主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,他媳妇和他产育了三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孩,隐隐中成为了一个独立成熟的样板家庭。然而男主似乎还有点儿吊儿郎当不靠谱,在某一天,他又邀请一群狐朋狗友来家里撒野(在他媳妇眼中就是这种情形),白日里被育儿的一地鸡毛搞得头大的男主媳妇飚了,大伙识趣地散走,男主不开心,开始喝闷酒,往壁炉里添了些火,这时候发现没喝的了,又出去买了些酒。然而就在他离家之后,意外发生了 ··· ··· 故事从这里正式开始了。

最初看完全片,下意识地第一观感是 ——

有一些人,始终生活在痛苦之中,也只能活在痛苦之中,因为只有那样,他们才不会感到不安,才会有赎罪感。在永生的自虐中,获得永生的救赎。

在写下这段很意识流的评价之后,多问了自己一个为什么 —— 选择苦痛也能让人获得救赎,这什么鬼!?

做沉思者状态思考了很久 ··· 似乎可能也许好像大概貌似应该是想通了吧?

这要从万恶的资本主义的恶之起源 ——自由 说起,因为意识形态的自由,缺少新时代社会主义二十四字价值观的正确引导,在物质生活相对稳定之后,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年轻人失去了奋斗的目标,所以形成了迷茫的一代。男主在某种情况上正像是新时代里的迷茫的一代,咋看起来,男主似乎在失火之后开始迷惘的,那会的他心不在焉,不知道往何处去? —— 在一夜之间失去家人后,他变成了行尸走肉。其实在成为这个状态之前 ,男主已经和朋友们沉醉于喝酒、吸烟、谩骂、看球了,在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其实已经被生命的虚无包围了,他们无法辨别出这种无法躲避的虚无,却能下意识地聚在一起抱团取暖<很多年以前,原始人是不是也会在酒足饭饱之后围坐着火堆发呆呢?>,并且只认为聚会是一种生活日常惯例。

这个时候,第一把火出现了 —— 男主媳妇的怒火,这把火烧掉了男主抵御虚无的第一件棉衣 —— 社交活动。

抱团取暖已经不可能了,正值深夜,男主感到了虚无那彻骨的寒,所以燃旺了火炉,并向酒精求援,在这习惯性的动作背后,藏着男主不敢直视的话题 —— 当下的家庭生活能填补他人生的虚无吗?男主不敢想这个问题,只能拼命灌酒,酒很快灌完了,这个时候按正常情况,应该洗洗睡了,然而男主始终被这个问题恐吓着,不敢睡去,只能出去买酒。这个时候,来了第二把火,男主抵御虚无的第二件棉衣也没了。

被虚无迎头撞击的男主想要自杀,却被拦住了。在往后的日子了,男主在咀嚼痛苦的过程中,发现了救赎之道 —— 只要思想一直被痛苦纠缠,生命的虚无感便永远不会出现。因此,他始终将那三幅照片带着身边,迷茫之时,只要看上两眼,便苦上心头,还空虚个啥?

从某种意义上讲,社交以及家庭便是人类在和虚无的斗争过程中编织起来的诸多外衣。它们很坚固,所以即使被抛弃在银河边缘的太阳系中,孤独无依的人类依然能够在茫茫宇宙中无忧无虑地生活。它们也很脆弱,很多时候,仅仅是一把火,就能将它们付之一炬。

Have a good day 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