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转眼三月已经过去了,翻了一下博客目录,上一篇还是去年写的。

发个呆三月还有不到一个小时了,为什么月初的时候不会这么分秒必争,斤斤计较呢?

装修 两代人的观念冲突

老爹是一个标准的50后,我出生的时候,他俨然已经是一个资深的青年了。年龄差值很大,对应着代沟也很深,所以触底时刻的到来也比较晚。这次的装修体现了不少。父子俩都有些性急,而且都喜欢刺激对方<是的,他也喜欢将话讲到极端来刺激我>,都有些叛逆。但这只是很小很小的局部<人是很复杂的,人的世界观也是很复杂的>,很多东西还是能谈到一块去的。尤其是对自由的热爱,这个是两个人身上共同的特征。他不喜欢替人打工,一直折腾着各种各样的事情,虽然最后没有什么大的建树,但是性格真的很单纯,或者说眼里容不得沙子,即使有了沙子,也会自己默默消化掉,不会讲出来让别人不开心。

扯远了,对于装修的设计问题,我的想法是按照自己家的想法来,他的想法是按照所谓的传统来,按照别人的方式来,周围人家怎么弄我们家就怎么弄。完了他们这一代人,似乎都很喜欢举例子,通过类比类说服人。但是很多例子都不具有代表性,有了代表性也没有适用性<参数相似>,有了适用性例子本身也不一定具有合理性。于是尝试着通过逻辑来分析,重新建立一套模型。冲突就在这个时候爆发了 —— 他们无法理解这种方式,直接给你贴标签:死教条,抬杠··· ···

最开始听到这些评价,自然是很难过的。难道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?后来复盘了一下,不全然是。结合过往的经历,竟然有了这么一个结论 —— 其实很多人的表达能力都存在着相当的可提升空间,很多时候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。在交流的过程中,很多概念的使用都受到拿来主义精神的影响 —— 才了解了皮毛<自己则判定已经了解了全部>就开始到处传教布道了。

要说解决方案的话,说来话长 ··· ···

关于信仰

前几天出去骑车,遇到一个基督教传教士。上来就问“你想获得永生吗?” ···

在得知我对永生完全没有兴趣后,又问“在审判到来之时,想要减轻苦痛吗?”

我的回答再一次让他感到无语。在我看来苦痛是很宝贵的经历,如果把生命类比成一次越野长跑,它对于生命进步的意义不下于摩擦力。没有苦痛的生活则近似于理想状态下的没有摩擦力的水平面,看起来一帆风顺,想怎么浪就怎么浪?但也完全不自由,因为阻力很小,终身只能原地踏步<原有的状态>。

但我还是很希望有信仰的,有话说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,在这个权威不再权威的时代,也只有神能约束我们了。对于那些失去依靠的人,信仰甚至还能提供精神上的依托。

开始喝咖啡

对于外在的刺激,总保持着谨慎的态度。越是情绪低落的时期,越不敢触碰。总觉得那样精神就不纯粹了,或者有些无能了。

去年这会儿买的咖啡,一直到最近才开封,可见这段时间的精神状态。

现在为什么喝了呢?给自己的解释是:该处理的思想问题基本上都处理结束了,现在还情绪萎靡,那就不是精神问题而是生理问题了,这个时候,咖啡绿茶什么的也不是不能接受的。当生活不能带来兴奋且又排斥吸烟并恐惧毒品的时候,咖啡绿茶俨然成为了生活好伴侣。

Have a good day 😊